5月中旬,深圳自然博物館展陳工程項目完成招標定標工作,四個標段分別由中建八局二公司、金大陸展覽、復旦上科多媒體、絲路中標,項目正式進入展陳施工實施階段。
作為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中的重點項目,自然博物館自立項以來便受到行業廣泛關注,而本輪展陳工程的中標結果,更是讓這場長達兩年多的“博物館大戰”暫時落幕。在四個標段中,平均每個標段有超過50家單位參與資格預審,約20余家進入正式評審,最終僅有4家中標,中標率不足5%,競爭之激烈,已屬近年來少見。
新文化平臺經濟研究社&展示云作為展陳行業的市場研究機構,持續跟蹤該項目招標全過程。在中標結果公布之際,我們認為有必要通過這次具有標志意義的項目,觀察當前展陳市場的幾大趨勢變化,也為今后的業主單位與投標企業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經驗。
頭部企業的“中標焦慮”:光環不再是護身符
與以往大項目不同,本次中標名單中,既沒有出現“通吃”的綜合型頭部企業,也沒有出現“高舉高打”的央企獨攬局面。最終四個中標單位代表了央企執行力(中建八局)、傳統老牌(金大陸)、多媒體整合(復旦上科)、創意設計(絲路藍)的四種不同能力路徑,體現出甲方在選擇上的平衡思路。
需要指出的是,包括風語筑、天圖、藝博堂等曾參與前期設計或具備頭部影響力的企業,在此次招標中因利害沖突或保證金問題被廢標,說明頭部企業也正在遭遇一種新的“中標焦慮”:
在大型項目中,品牌價值固然重要,但程序正義與風險規避成為甲方考量的第一要素;
“先設計、后投標”的模式在當前評審制度下或存在利害矛盾,需企業提早規劃角色路徑;
保證金、聯合體分工、材料合規等“非技術性”要素正在成為影響評標結果的重要變量。
結構性問題凸顯:掛靠者多,匹配者少
根據我們對資審清單的統計,四個標段總計資審通過單位超過180家次,但其中真正具備自然博物館類展陳經驗的企業不足20家。大量公司雖然具備展陳資質或曾參與文博項目,但與“自然類專業內容+數字多媒體深度集成”的能力要求仍有明顯差距。
這暴露出一個老問題:行業掛靠與陪標現象依舊嚴重,同時也提醒甲方單位,在未來招標中更需在資格審查階段強化“能力匹配度”的評估維度,而非僅依賴資質與業績數值判斷。
深圳自然博物館項目再次驗證了一個趨勢:大項目不再是“大者恒大”的戰場,當前大項目招標越來越不等于“誰大誰拿”,而是對團隊結構、能力標簽、交付路徑的一次綜合評估。
新常態下的建議與反思
對企業而言:
“聯合體+能力互補”將成為主流策略,企業需明確自身核心優勢,選擇合適搭檔,避免聯合失配;
不再盲目報名所有標段或所有項目,而應根據項目類型評估匹配度,提高命中率;
重視非技術性要素的合規與管理,如保證金、資審材料、利害關系等,成為“進門”的第一道門檻。
對業主單位而言:
如何提高評審效率與專業評估能力,在高參與量情況下仍能精準識別真正適配者;
是否可以設置更具導向性的門檻機制,減少資源浪費;
加強事后評估機制,對中標單位的實際交付效果形成反饋閉環,為行業樹立正向激勵。
自然博物館作為深圳文化地標的重要一環,其展陳工程的招標過程,是整個展陳市場的一個縮影。它揭示了市場競爭的加劇、甲方邏輯的變化、專業與非專業力量的交鋒,更提示我們,行業正在進入一個從“資源驅動”轉向“能力驅動”的關鍵過渡期。
作為行業觀察者,新文化平臺經濟研究社&展示云將繼續跟蹤項目實施進度,并就其設計邏輯、技術實現、內容表達與社會傳播價值,做出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
方案通過前沿的視覺語言、沉浸的呈現方式和互動的空間體驗,為超級總部基地的城市理念和價值觀賦形置景。聲音和動態影像不露痕跡地融入場景,對展品及歷史背景進行補充解釋的同時,也使展覽跳脫出按部就班的敘述,完成錯時性與戲劇感的營造。展覽不僅通過沉浸式的蒙太奇空間體驗幫助不同背景的觀眾更主動地參與進敘事之中,同時延續了工作室對于多角度敘事的探索,建立空間、物與文字的關聯,為單一空間賦予多種敘事的可能性和閱讀深度。展陳描繪出超級總部基地在大灣區建設過程中作為城市門戶的藍圖,展現城市建設成果,用國際化視野、前瞻性思維、創新性的設計打造了符合超總基地的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的展示空間,共同見證深圳這座充滿機遇和活力的大都市在不遠的未來成為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
九江,這座鑲嵌在長江之畔的璀璨明珠,自古以來便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而著稱。然而,在1998年的那個夏天,九江卻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特大洪水。這場洪水不僅考驗了九江人民的勇氣和智慧,更孕育出了一種偉大的精神——抗洪精神。為了銘記這段歷史,傳承這種精神,九江九八抗洪展陳館應運而生。
工業旅游的興起,正是這一轉型趨勢的生動體現。它不僅代表著旅游業態的創新,更體現了傳統企業在現代產業體系中對自身價值的重新發現與塑造。“工業+旅游”的模式,已然成為連接歷史與未來、工業與文化、生產與消費的重要紐帶。
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隧道作為連接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橋梁,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與未來的希望。隧道博物館,這座國內首座以隧道及地下工程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正是這樣一個讓人心生敬畏、心馳神往的地方。它不僅是一個展覽空間,更是一座時間的隧道,引領著我們穿越時空,追尋中國隧道的輝煌足跡。
古斯塔夫·韋斯科普夫航空先驅博物館位于洛伊特斯豪森,是一個專門探索歷史上首次受控動力飛行的博物館。這個新設計的博物館不僅向航空先驅古斯塔夫·魏斯科普夫致敬,還讓參觀者深入了解飛行的物理原理和早期人類征服天空的故事。
2025年云南昆明建材展-云南建博會,CKBD,推薦,展會時間:2025-05-11~05-13,開放時間:09:00:00-18:00:00,舉辦地址:中國-云南,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環湖東路,展會行業:建材,主辦單位:云南省建筑節能協會、云南省墻體材料行業協會、云南省建筑業協會,舉辦周期:1年1屆,展覽面積:50015.00㎡,展商數量:189家,觀眾數量:1705人,
遂昌博物館坐落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三億畬族鄉高碧街村石板橋自然村,南側為三際線公路,西側為環城北路,北側和東側為山體。該項目用地面積16943.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3730.57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4724平方米。其中陳列開放區面積3280平方米包括常設陳列、臨時陳列、拓展性科教空間等。
八幡屋磯五郎于1736年創立于長野,是一家創造了“信州特產首推七味”印象的老字號企業。和歌山八幡屋磯五郎零售Lab展覽以創新零售空間為主題,融合文化與科技元素,打造一個沉浸式購物和體驗環境。該展覽聚焦于日常生活與藝術的交融,通過精心設計的展區,展示未來零售模式的核心概念。入口處采用流線型結構和柔和燈光,引導訪客進入一個多層互動區域,首先是中央展示臺,利用投影映射技術呈現商品故事,強調產品與文化背景的關聯,讓觀眾感受到零售的藝術性。
近年來,隨著紅色文化教育、黨史學習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深入開展,全國各地興起了建設紅色主題展館的熱潮。作為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陣地,紅色主題展館不僅是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重要載體,更是廣大黨員干部、青少年和社會公眾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課堂。